以直迫一万的价位,Canon 日前发表的 EOS RP 可说是首次涉足其他品牌仍未踏足的入门 Full Frame 无反领域,而型号当中的 "P" 正正就代表了 Popular普及化,策略上是否可推动市场就有待观察。至于新机各方面的实力又是否只属入门级,我们以下就进行了速试。 Muve 性价比最高 防水无线耳机 用惯了中阶机甚至是高阶机的用家,不少对于入门机都有既有的印象,简单而诏言就是机能欠奉,机身胶感却是十足。未正式接触到 Canon 这部定位入门的 EOS RP 之前,笔者心目中估计新机亦是大概会是如此,不容否认的是 EOS PR 外壳的确是工程塑胶製造(内部支架却是金属),不过可能厂方透过机身採用磨沙面及防滑彷皮处理,相机却成功掩饰了平价机的胶感,机身虽细,入门感却不是很重。用惯了单反的笔者当然会觉得 EOS RP 上手后轻得夸张,不过就算阁下有试过其他品牌的 Full Frame 无反,相信亦会即时可分出重量上的分别。以入门机来说,EOS RP的手柄设计已算得上是深,但对于笔者来说就仍会出现尾指无处可放的问题,厂方因此就开发了供另购的专用扩展手柄 EG-E1,不过如果手柄定价要近千的话(香港价钱仍为待定),个人就认为倒不如略为加码,入手街价已大幅回落而定位又高一点的 EOS R 了。 有关机身设计及规格方面,早前已有作介绍,现在就不再重覆。不过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入门机的 EOS RP 其实于规格及功能上又不一定是 EOSR 的删减版本,举例新增的「包围对焦」功能就是 EOS R 所没有。类似的功能其实于 Nikon 推出了一阵子单反 D850 已出现过,简单而言便是相机自动会由近至远的对焦距离连续拍摄多张相片,事后再透过 DPP 软件合成为前后距离皆「中焦」的影像,功能适合用于风景、模型以至是商品等拍摄。 配合 Kit 镜 RF 24-105mm f/4L IS USM 的室内试用下,EOS RP的对焦反应未见跟 EOS R 有很大分别,大部份情况都是一按即到,弱光下亦未见有迟滞问题。至于画质方面,由于用上规格上与 EOS 6DMark II 相同的 2,620 万像感光元件(只是影像处理器改为新一代的 DIGIC 8),不意外地 EOS RP 亦有类近的表现,高感光方面推至 ISO 3200 以上才有较明显的杂讯及细节流失出现,色彩还原上亦是 Canon一贯的表现(试用的为工程样本)。 主要菜单 测试相片(配合 RF 24-105mm f/4L IS USM 拍摄、AWB、JPEG 拍摄、相机为工程样本)
▲左为 EOS R、右为入门单反 EOS 800D。
▲採用了一片跟 6D Mark II 规格上相同的 2,620 万像 Full Frame CMOS。
▲虽然定位入门,不过 EOS RP 仍然于日本製造。
▲关机状态下跟 EOS R 最大不同是 EOS RP 的快门不会降下,某程度会比较容易入尘。
▲以入门机来说,EOS RP 的手感算是不错。
▲採用一个 236 万像的 EVF,并提供了 22mm 的视点。
▲机背除了 Touch LCD,并有十字按钮。
▲使用单 SD 卡作储存。
▲使用容量比较细的 LP-E17 锂电,一次充电可拍摄约 250 张相片。
▲供另购的专用扩展手柄 EG-E1,不过香港就只有黑色,未有引入红色及蓝色供选择。
▲脚架孔仍旧维持在镜头中轴位置。
▲加了 EG-E1 后某程度可解决尾指无处可放的问题。
▲值得一讚是换电并不需要先拆除手柄。▲支援节省空间的 C-RAW 格式。▲最高感光度为 ISO 102400
▲提供 6 种对焦模式。▲以 EVF 取景时亦支援触控 LCD 切换 AF 位置的 Touch & Drag AF 功能。
▲新增的「包围对焦」功能▲支援 4K 拍片,唯一如 EOS R 一样亦需作剪裁。
▲ISO 400、f/4.5、1/80s [ Ori ]
▲ISO 400、f/5.0、1/160s [ Ori ]
▲ISO 800、f/5.0、1/200s [ Ori ]
▲ISO 1600、f/5.0、1/160s [ Ori ]
下一页为 ISO 感光、实拍与 Sony A7 III 的比较
上一篇:Canon EOS RP 谍照流出!轻巧 + 高性价比会否成为当年 EOS 30
下一篇:Canon EOS RP 轻便易用上手试Canon EOS